每逢寒假期間,本研究室將會舉行為期一週的寒假訓練,以訓練學生統計分析、視覺化繪圖等技術能力。為了增進研究室成員對原住民族健康議題的理解,及基於當地衛生所希望蒐集原鄉青壯年外出工作情形與其健康狀況之需求,故本研究室今年打破以往寒訓一貫的框架,於2018年1月29日至2月2日期間,移地至屏東縣霧臺鄉,進行一週的訓練。本次寒訓主要任務有:(1)發揮國立大學的社會責任,義務協助偏鄉衛生所規劃問卷調查流程;(2)利用103年屏東縣兒童青少年健康調查資料進行視覺化主題分析。其成果將有助未來研究產出,並可提供當地衛生所參考數據,針對現有健康介入措施進行修改、或者發展全新介入方式。
2018年2月21日 星期三
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2018年王亮懿老師研究室寒訓:參訪紀錄
過去,王亮懿老師於每年寒假皆會定期於成大公衛所舉辦寒假訓練,訓練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為教導同學們統計分析技術,二為提供多樣化的健康不平等議題激盪同學們的思維。然而,今年寒訓則移師至屏東縣霧台鄉舉辦,舉行時間為2018年1月29日至2月2日,主要目的為(1)增進研究室成員對原住民族就醫可近性、公共衛生需求、以及偏鄉地區社會不平等問題的理解,以及(2)基於當地衛生所希望蒐集原鄉青壯年外出工作情形與其健康狀況之需求,本研究室發揮國立大學的社會責任,義務協助偏鄉衛生所規劃問卷調查流程。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行前通知】疾病負擔與健康決策工作坊
疾病負擔與健康決策工作坊
行前通知說明
親愛的老師/同學:
您好,非常歡迎您來參加由王亮懿老師研究室主辦的「疾病負擔與健康決策工作坊」,活動時間為105年7月14日(星期四)至7月15日(星期五) 2天,自上午8:30至下午16:30,地點為成功大學社會科學院1樓北棟階梯教室。
本工作坊邀請黃景祥老師和王榮德老師的研究團隊分享其發展之統計方法,聚焦於醫療之成本效益計算與評估不同疾病與醫療保健服務效果之計算與實務操作,讓參與的學員可用之計算各種疾病負擔,如臨床預防、診療、復健和替代療法的全面醫療照護結果並評估健康決策。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歡迎報名參加】疾病負擔與健康決策工作坊
疾病負擔與健康決策工作坊
一、背景說明
全世界各國之全民健保使該國人民就醫機會逐漸平等,且人民漸漸不必因病而貧﹔但這些國家均面臨財務壓力或危機,使得健康照護制度逐漸從「論量計酬」(pay-by-volume)轉向「論值計酬」(pay-by-value) ;同時由於族群老化,大家不得不重視生活品質與臨終照護。
國內全民健保的財政負擔,已經攀升到超過新台幣5仟億 (約合一百七十億美金) ,同時也面臨內、外、婦、兒、急診五大皆空之困境;國內的族群老化也促進長期照護之需求增速。因此需要發展新的健康計量方法來評估醫療保健之終身(lifetime)效果,作為決策與評估之基礎以提昇全民健康與福祉。傳統上一般採用Markov 模型及短期隨機臨床試驗(或追蹤研究)所得到之轉移機率(與其分佈)來作長時間推估,然後再加上敏感度分析作決策;此法之不準度較大,且未對預防之貢獻作計量,也少作決策後果作評估。
黃景祥老師和王榮德老師的研究團隊發展出新穎的統計方法並作成ISQoL軟體,在追蹤族群5-10年後可求出終身存活函數,把它和生活品質(或失能、健保與長照耗用等)函數相乘,可評估不同醫療照護的效果與需求量;再整合流行病學之發生率,即可把預防醫學也用相同單位(人年或健康人年) 計量其效果,而使不同病與不同醫療保健服務效果均能被評估與用來決策;進而提昇健保制度下之公平性與效率(每塊錢買到多少量健康),以便不斷改進此制度而促進其永續經營及全民健康。他們的團隊已對多種重大傷病(各種癌症、中風、末期腎臟疾病接受透析、長期插管呼吸治療等),外推預測終身存活函數,並整合健保花費及生活品質(或功能障礙函數)發表系列論文。
本次工作坊由成大王亮懿老師主辦,特別邀請黃景祥老師與王榮德老師研究團隊,並與經濟學系合辦,分享上述研究成果,並且著重實務操作,讓參與的學員也可用之計算各種疾病負擔,如臨床預防、診療、復健和替代療法的全面醫療照護結果,評估健康決策,進而影響衛生健康照護政策的擬定與評估。
2016年4月8日 星期五
2016/03/17 屏東縣衛生局問卷設計工作坊
2016年3月17日,為了讓各社區營造與部落健康營造能在民眾宣導與介入活動進行民眾認知、知識、衛教成效等問題的評估,本研究室在屏東縣政府衛生局舉辦問卷設計與基礎分析教育訓練工作坊。對部落健康營造與社區健康營造工作夥伴進行培力,目標是讓受訓夥伴自行設計出符合需求的問卷,並分析出問卷的基本結果。當天參與受訓的夥伴都是各營造中心推派的代表,成員身分有衛生所的公衛護士、護士、醫檢師等,營造中心的專案助理。
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2016年亮家寒訓
日期:2016/01/18至2016/01/22
文字:絢縵、佳吟、頡昶、榮陞
每年寒假期間,本研究室有舉辦「寒訓」的傳統,根據研究生撰寫論文的需要,舉辦為期一週的寒假訓練活動。今年(2016)的寒訓,特別針對未來需要高度使用的技能進行訓練,以今年為例,包括了SAS、excel的資料處理、Endnote(參考資料編輯軟體)、GIS教學,也特別邀請呂宗學老師及其學生來分享視覺化分析的趨勢與應用,為了因應目前社會大量使用影片報導的趨勢,增加影片剪輯教學。為了培養本研究室學生整合教案與教學的能力,課程流程由老師規劃,但內容的安排與授課,交由學生負責,老師則給予補充與課堂協助。在各課程中,也設計練習題目,讓參與者實際操作,從實做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除了培養研究生的資料處理與撰寫論文技巧,另一方面也設計了人文關懷與社會議題相關的活動,本次寒訓透過紀錄片,探討貧窮、食品安全與少女未婚懷孕的議題,希望研究生除了具備的應有的技能與知識外,對不同的人文議題,也能提出自己的見解與批判性思考,並經由參與夥伴的交流,看見不同面向的想法。
寒訓已舉辦多年,而2016寒訓即為之前的延續,過程中不停改進課程的設計與流程,加入時下的社會議題,並每年參訪不同的機構。做研究並不是一個閉門造車的象牙塔,在擁有技術之外,具有一個憐憫且體察的心,才能提出符合現實需求的研究問題,同時具備相當的勇敢,才能推翻過去自我的想法,面對並解決困難的問題。寒訓正是以此理念發想,希冀每個學生都能比寒訓前的自己,更厲害一點點。
以下是2016年王亮懿老師研究室寒訓的內容記錄:
訂閱:
文章 (Atom)